对于广大学琴孩童的家长来说,即使孩子不走专业路线,考级也是必须关注的内容。家长们为了孩子学琴有所成绩,带着孩子奔波在考级的路上,甚至让孩子为了考级而学钢琴,他们每天固定练习那几首曲子,只为了考级,这样一来,级数有了,基本功却不扎实,失去了学音乐本身的意义。可从2018年起,考级再也不是只弹几首曲子就能通过的了。
就在2017年年末,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各专业加试音乐基础知识的通知》,从2018年暑假考级开始,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将音乐基础知识正式加入考级考试项目。这是继中央音乐学院考级中心后又一考级认证机构将音基考试合格证纳入硬性考核标准。
通知如下图:
紧接着,中国音乐学院就再次发文,明确规定:钢琴、小提琴考级必须有对应的乐理证书!
而中央音乐学院的考级更是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要求学生必须通过音基考级才可考取三级以上证书。
为什么考级中心要有这样的规定?
因为学习音基知识对于孩子们的音乐启蒙来说,太重要了!
为什么考级后孩子开始排斥学琴?
虽然很多人在抨击考级的功利性,但真正功利的不是考级制度本身,而是部分对学琴目标认知不清的家长和教学中存在误区的业余教师。现在大多数家长只是一味的让孩子学习某一门乐器,忽略了乐理的重要性,导致孩子厌学或者照本宣科,为了考级,不断的拔苗助长,半年甚至一年就只弹奏那一两首考级曲目,用所谓的名家VIDEO,一模一样的速度、力度演奏衡量对错与好坏,无数的孩子在考级后,对音乐慢慢缺失了兴趣,取而代之的是排斥。
家长还一味的说:要坚持!要坚持!其实真正应该与时俱进的是我们家长,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能做好真正的引路人。磨刀不误砍柴工,不仅仅只是学好乐理视唱练耳,更多的要全方位的培养孩子欣赏美、懂得美、发掘美、创造美、传承美。
孩子不喜欢练琴,多半是因为谱子太难
学钢琴、小提琴就像造房子一样,根基不稳无法建造出高楼大厦,不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怎么能真正学好钢琴、小提琴呢?
学习音基知识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琴兴趣。孩子不喜欢练琴,很多是因为谱子太难,看不懂谱子,但如果有音乐素养的基础,识谱变得容易了,孩子能够基本独立视奏乐曲,还可以学会分析和总结乐曲的规律性,乐感慢慢就有了,而不再机械化的重复性练练习。
音基知识不限于只是简单的五线谱知识,还会涉及到视唱练耳,音乐风格赏析,各地、各国民歌识别等等音乐素养知识,让孩子学完之后对于音乐有了更广泛的认识,不局限在几首曲子,和几个指法上。考级中心对于乐理知识的制定是有非凡意义的!
未来的中国音乐教学,需要越来越多的家长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传播这种正确的理念,也需要中国琴行界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