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 拖延症](/Upload/2015New/11/20/6358362653520377339572827.jpg)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关于拖延症,说简单点,其实就是懒,没有自律性。
玩手指,看天花板,不管是干嘛,总之就是不练琴!相信很多琴童家长对孩子的这种拖延症都是束手无策。
不过今天小编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a good news!
因为,拖延症能治了!
1、要明确目标
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有的孩子回家之后不知道要干什么,因为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他就本着虱多不痒债多不愁的科学精神,先玩一会,再睡一会,再玩一会,再睡一会,结果天亮了。
2、要分清轻重缓急
时间管理的精髓在于分清轻重缓急,设定优先程序。比如说在练琴的时候,可以先由家长设定相关科目的时间,比如说琶音多久,比如说上节课的曲目复习多久,比如说某个难点需要加强多久。至于不是非常仅要的事情,可以放缓再说也不迟。
3、制定计划,写成清单
每晚写下次日必须办理的六件要务,挑出了当务之急,便能照表行事,不至于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
4、遇事马上做,现在就做
江湖上有一个两分钟原则,有些事情你很快就能搞定的,咱们就很快做。
5、第一次做好、次次做好
如果第一次没做好,就浪费了做好事情的时间。而且对于有拖延症的孩子来说,他们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第一次的时候没有做好,对于第二次、第三次产生了恐惧,因此才有的拖延症。
6、专心致志,有头有尾
许多孩子练琴就仅仅是练琴,其实这才完成了整个流程的百分之二。回家练琴的目的不是把当堂课上学习的东西回家重新演示一次给家长看,而是要把重点的内容吸收,也是发现不足然后改进。
7、当日事,当日毕
请记住:要有好的明天,请从今天开始。许多孩子特别喜欢拖拖拉拉,越是重要的事情,家长给的时间越长,孩子越是拖拉的厉害。
8、养成快速的节奏感,设定完成期限
举一个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例子,许多孩子在文化课考试中,特别喜欢本着你不死我死的精神和个别的选择题、填空题死磕,这一题2分,他花了20分钟,最后还做错了。至于练琴方面,具体有哪些,可能家长们应该已经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