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952p91ha0m4b44fje01.png 171952p91ha0m4b44fje01.png](/Upload/2016New/03/15/6359363301574694511584266.png)
十年前,《超级女声》是电视史上的一个传奇,十年后,《超级女声》全新归来,在融合互联网全新玩法和梦想众筹美好愿景的基础上,16年《超女》破土重生,创意升华、互动深化、全民筑梦,或许互联网视频综艺的另一个时代即将到来。
不过,观众变了、造星模式变了、甚至大家对“偶像”的定义也不一样了。《超级女声》要如何回归?一个公司想要复制它10年前的成功产品,野心自不待说,但是,胜算几何?网上大部分观众对此都不看好,觉得基本上是很难重回辉煌。不得不说,连美国偶像都是最后一季了,唱片工业都快要濒临倒闭,已经快属于全民的音乐,我们真不缺少唱得好的人,不缺偶像,缺的是精神领袖。还想报选秀的大腿是否真有些out了呢?
全民梦想众筹模式开启
话还是先不说的太满,咱先看看变化吧!与往届不同的是,16年的《超级女声》播出平台从湖南卫视变到芒果TV,而这档综艺也从火遍中国的大型直播电视节目变身为网络直播互动选秀,以“梦想众筹”的方式拉开。区别于以往众筹,“十万梦想众筹”的概念,2016《超女》明确了“十万”这个目标,即只有线上线下筹集齐十万报名选手,海选才会启动。如果人数不足10万,这档还未出生的节目将直接关停。制片方以“梦想”为众筹筹码,来实现全民一起追梦的全新理念,不正看上了众筹模式的市场检验过程吗?
10年前的超级女声,不仅催生了李宇春这一代偶像,也成功让湖南卫视坐实为一线卫视品牌,并延续至今。但那个时代,供人消遣的娱乐渠道太少,大多数人只能通过电视和不太发达的网络带来乐趣。但这接下来的这10年,电视屏幕的吸引力不断在下降。随着3G、4G网络服务的普及,人们的娱乐活动不再以家庭为中心,而是向移动互联领域的其他屏,如智能手机、PAD、以及后来的可穿戴设备、VR头盔等转移。
去年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显示,国内在网活跃移动智能设备数量达到8.99亿;人均单日使用手机的市场为2.36小时。所以,“超女”这一标志性电视形态的产品再度启动的时候,这个老牌娱乐帝国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新意,才不会被互联网综艺娱乐的巨浪所推翻。
偶像养成类综艺的商业号召力
说起“超女”第一反应就是选秀,层层筛选。不过现在的偶像是分众化的,我们叫’私有偶像’,已经不再说我喜欢谁,你必须要喜欢谁。而在于我有我喜欢的人,你有你喜欢的人,我们之间可以毫不搭界,但是不妨碍我们俩成为好朋友。因为观众对于偶像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变化,所以它会要引入真人秀的环节。
这个模式下的综艺节目被业界命名为“偶像养成类综艺”。它们的特征是,既有以往选秀节目的选拔淘汰机制,又结合了真人秀元素,参照的实际上是日韩的造星体系:记录年轻偶像从素人成长为明星的历程,给予他们全方面的艺能培训和指导。比如吴亦凡、鹿晗到TFboys、日本的AKB48等。
而且当年“超女”人气带来的还有巨大的商业价值。据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超级女声”7场总决选的广告收入近2000万。独家冠名商蒙牛将近1个亿的总投入无疑是贡献最大的。而这笔投入也为蒙牛酸酸乳带了成倍的、不断增长的销售业绩,仅2004年,他们营收就从7亿元飙升至30亿元。而在网络中是否能再次带来如此的收益呢?
芒果TV副总裁袁罡弘在采访中曾表示,“2016年的“超女”在互联网上的招商总体量已经超过了3个亿(不算硬广)。”这个量级已经相当于网络综艺冠名的一级阶梯水准了。在注入互联网基因的养成模式下,互联网+《超级女声》的呈现方式将有赖于芒果TV官方推出的APP来实现。让互联网无地域、无时差的优势完全发挥,也让选手从素人到偶像的全过程都开放在观众眼前,观众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关注选手的动向,陪伴其成长。同时,选手还可以在此平台与观众进行良性互动,展现各自的天赋与个性,在正式出道前先累积人气,形成粉丝基础。
从全民投票到全民筑梦
总的来说,16年的《超女》的“十万梦想众筹”这个想法还是不错的,它筹集的是全民对于追梦信念的支持。让自己的声音被大众知晓,让自己的演绎有表现的平台,让自己的才华被伯乐相中,相信这是不少人的真实梦想。从票选他人切换到自我价值实现和个人梦想实现,“十万梦想众筹”,可以说有效的说拉平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的信息和资本的鸿沟,使全民梦想实现可视化,这是互联网开放时代共享思想的延伸,也极有可能由此打开启全民梦想绽放迸发出的洪荒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