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琴 学琴](/Upload/2015New/11/26/6358414551819009421902289.jpg)
文/杨安妃
自“快乐学琴”提出,很多人对于教琴的态度提出了要求。“快乐学琴”其实跟教学、家长、成长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三者缺一就像缺了一个音符,整首曲子就不完美。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因材施教很重要!星海音乐学院李穗荣博士在教学的过程中,抱着的是与学生一起学习,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方案教学,为他们定制属于他们不同的路。因为她知道每个学生都是有不同背景,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风格等等,因材施教能够让学生扬长避短,让他们的优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无论是考学还是比赛,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若用同样的方法教学,那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孩子的兴趣。
一些音乐教师可能还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平日积极,上台胆怯。这种学生,老师应该如何去教导?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励,给他自信。用什么方法去鼓励呢?李博士有自己的方法:给他们创造很多演出的机会,经常做小观摩,这样他们在紧张中学习。并且,一有机会就举行学生音乐会,让他们多上台。这样的方法也是鼓励孩子的一种方法,平日里让他消除这种紧张、胆怯,到了大的场合才会发挥最大的水平。
除了音乐教师需要因材施教以外,家长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也需要对自己的“因材施教”。最近很火的一个视频,是一个小孩哭着都要把谱读完。看到这个小视频的人,也许会觉得这个小孩太可爱也太惨。不管旁边督促学习的是不是他的父母,如果这个视频是真的,那么这个小孩学琴很痛苦,学琴兴趣也不用说了。李穗荣博士出生在音乐世家,她有一位著名的钢琴演奏家的父亲,但是她的童年却感到快乐。李博士说,父亲的温和教导加上省歌剧院和广州乐团的那个大院成长,让她慢慢发现自己真正喜欢上了弹钢琴,喜欢上了音乐。可见,音乐环境还是需要有的。父母在为孩子铺一条自以为很好的道路时,先不要急,要先思考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真正喜欢上学琴。
假如,孩子不喜欢学琴,那总有理由。是因为不喜欢呆在琴房?还是因为父母太凶?这些父母应该想想,别过早挫伤了孩子学琴的兴趣。当然,帮孩子找一名好的音乐教师也是非常重要的。怎么样才算好的老师?好的老师不仅仅是要看他的能力,还要看孩子对这位老师是否敬佩和喜爱。孩子最喜欢跟聊得来的人玩,学琴也一样的道理。
找一位好的老师还不够!不管父母是想送孩子出国,还是想让孩子在以后学琴的路上能够快乐,光技术不行,还要素养。有人说,弹古筝的人有一种古典的美。但是,这种古典的美不仅仅是受古筝音乐的熏陶,还应该是学习其他文化结合而成的气质。在谈及国外的考学,李博士深有感触:国外的考学是面对面的,弹完曲子还要聊人生,聊历史背景等等,总的来说,是要个人全面发展。因此,李博士也建议琴童们不要“从小要有全面的艺术修养,不要只是关在琴房里面练琴”。
总的来讲,因材施教才是培养孩子继续学琴的礼物。如果想让孩子对学琴不厌烦,对父母做出的这个选择不反感,那就要懂得与孩子多沟通,懂得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