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琴童队伍可谓浩浩荡荡,但是对大多琴童和家长来说,学琴犹如登山运动,投入了不少时间和金钱,可真能坚持登到高处的却不多。究其原因,很多家长都感叹;孩子没兴趣,学不好,有什么办法?
的确,孩子一旦对学琴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一种逆反情绪,再学下去的话,家长、孩子都痛苦。孩子是天真的,他们的思维方式就是“凭心而动”。如果在学琴的过程中,家长们能够巧妙地抓住孩子的心,那么一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样才能抓住孩子的心呢?
其实,孩子有“三颗心 ”,好玩心、好奇心和好胜心。只要能抓住孩子的这“三颗心”,就能培养和留住孩子对弹琴的那份兴趣。
1、好玩心
孩子都喜欢玩,所以不妨就抓住他们“爱玩”的特点,来个将计就计,把学钢琴变成一种游戏。
游戏一:在现在的很多家庭里。孩子大多有当老师的梦想,何不让他们“梦想成真”呢?现今的家长都是陪着孩子一起学,那就索性让孩子当一下自己的老师,让孩子在家长面前也有长处表现,也会有一种优越感,并发现错误。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而且孩子在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已对错误有了一定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就不太会犯同类的错误了。一箭双雕,何乐不为?
游戏二:我当小司令,初学的孩子对练习摆手型很反感,觉得太枯燥, 不妨用支笔在撑起的手指下面开开小火车,钻钻山洞,兴趣就会随之调动起来了。
游戏三:我是作曲家。让孩子弹一些喜欢的儿童歌曲或流行音乐,试着自己创作、弹伴奏,这个方式可能适合于学琴程度深一些的琴童。因为在这种时候,可以说是一个最富有想象力的时候。他们会自己创作一些喜欢的曲子来自娱自乐,这远比弹奏一些枯燥的练习曲更让他们快乐。不必去追究他们弹的对不对,好不好听,只要能够让他们对钢琴产生兴趣,就已经是最大的收获了。
2、好奇心
孩子刚刚开始接触世界,有比大人更多的好奇心。相信在学琴之初,大部分琴童都对学琴抱有好奇心,只不过时间久了,枯燥的练习让他们失去了那份好奇心,兴趣也就随之消失了。家长们可以试着和孩子做一些游戏,为留住孩子的那份好奇心。
游戏一:让孩子背对钢琴,你弹某个音,让孩子猜猜是7个音符中的哪一个。之后可以加大难度。从白键到黑键,从单音到双音,再到和弦……这不仅可以留住孩子的好奇心,更能够训练孩子的听音、辨音能力。
游戏二:拳弹钢琴。例如用一个拳头也能弹奏出简单的乐曲。这些方式,这些方式,纯粹为了孩子的那份好奇心和新鲜感,试一下也未尝不可。
3、好胜心
家长们总是觉得孩子不懂事,多批评教育对他们将来有益,这种想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却忽略了孩子特别强烈的好胜心,或者说自尊心。孩子的思维很简单,家长在他练琴的过程中批评他,就会让他觉得是弹琴让他挨了批评。久而久之,对学琴的厌恶情绪就渐渐产生了。当然,也不是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犯了错误就不能批评。不过,家长需要重视批评的方式,委婉一些,以鼓励为主。
先鼓励,然后再指出错误,把对孩子好胜心的伤害降到最低。另外,只要孩子愿意,多给他们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孩子一般都会有较强的表现欲,希望自己学到的东西得到别人的认可,因此,当有家庭聚会或各类演奏会时,有条件的话,不妨请孩子当众演奏。当他受到众人赞扬时,好胜心也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总而言之,家长只要能够用适当的方法牢牢抓住孩子的“三颗心”,一定能够培养和不断提高孩子对钢琴的兴趣。那么,他们也将在学琴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