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情商,你知道还有乐(yue)商吗?其实,早在1983年,哈佛大学就确认了“音乐智能"这个概念,主要是指对节奏、音调、旋律、音色的敏感度。当中包括察觉、辨别、表达、欣赏和创作的能力。我们将这个概念简称为“乐商”。
不少研究发现,从小和音乐接触频繁的宝宝无论是智力发育还是情感发育都要比同年龄的宝宝要高。既然乐商如此重要,那么怎么测试宝宝的乐商有多高呢?
*1岁前*
>8~9个月,能跟着音乐节拍舞动胳膊。
>12个月时,喜欢听人们发出的各种声音。
*满1岁*
>可以随着音乐节凑“咿咿呀呀”发出声音。
>可以不太熟练地跟着音乐节奏做出跺脚等身体动作。
>对音乐的敏感、极易被音乐吸引。吵闹哭泣的时听到一段优美的乐曲,会突然停止哭闹,注意力会转移到音乐那方面去。
*满2岁*
>能够从鼻子中哼哼着发出声音。
>自发地随各种类型音乐做律动。
>游戏时自由即兴式地唱歌。
>自由敲打简单节奏乐器,探索节奏乐器和环境中的音响。
*满3岁*
>可以唱简单的歌,并能随之做出身体动作。
>随击乐伴奏走、跑、跳、奔、拍手、停。
>能够随着音乐的停止而静止动作。
>用即兴律动表现对拍子、速度和音高的意识。
*4-5岁*
>唱歌时的嗓音有别于说话时的嗓音。
>在律动和课堂简易乐器的演奏中,表现出对拍子、速度、力度、音高及分句异同的意识。
>在各种课堂和游戏活动中,自发的即兴唱歌。
>注意倾听更广的音乐曲目。
>用一些简单的音乐术语来描述声音。
测试完毕,怎么样,你的宝宝乐商高吗?
虽然乐商有先天因素在,但是后天培养更重要!
妊娠期
麻们怀孕期间是开发宝宝乐商的第一个契机,准麻麻们可以给肚子里的宝宝听优美动听的音乐,选择明朗轻快的乐曲如《摇篮曲》、《睡吧,小宝贝》等。要注意音量不要过大.每天听的次数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从怀孕5~6个月起,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左右。
0~16个月宝宝
0~16个月的宝宝以“吸收”为主,游戏丰富了宝宝的早期音乐体验,在玩耍中感知音乐的魅力。培养宝宝对音乐的感知力和领悟力。
16~28个月宝宝
16~28个月的宝宝处于语言学习的敏感期,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孩子的节奏感。麦克风时间给予他们“表达”的舞台。乐器探索让宝宝好动的小手有了专注的对象,律动舞蹈更是他们施展个性舞步、释放情感的最爱环节。
28个月~5岁宝宝
28个月~5岁的宝宝已经有了充分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对于4岁以下的宝宝来说,最好还是让他们玩一些有关音乐的游戏。在金宝贝宝宝们可以和指导师一起哼着童谣做手指游戏,也会听音乐模拟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并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在家里玩耍时可以放一些轻柔背景音乐,这不仅会让孩子玩得更专注,更有在不知不觉间优化孩子的节奏感。
一个从小就喜欢音乐,接受过音乐培养的孩子,长大更容易乐观积极、热爱生活。